欢迎来到 安乡县人大 !
您的位置: 首页 >人大艺苑>详细内容

安乡范仲淹读书台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 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1:30:17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 安乡,湖南北大门。它持有洞庭鱼米之乡,中国诗词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现代文明的多张名片。公元993年,范仲淹来到安乡读书发蒙,为这千年古县增添了历史厚重。承载着970多年历史的范仲淹读书台,更是令人神奇向往,因为它能为你揭开多个历史谜团。

  (一)

  范仲淹为什么来安乡读书?公元989年10月1日,范仲淹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军营官舍。父亲范墉,苏州人,担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,后因肺病不治而故,此时小范刚满两岁。母亲谢观音携子扶柩前往苏州投奔范氏家族。由于谢夫人不是范墉的原配,谢夫人及小范不被范氏家族接受。母子二人只好寄住在苏州天平山咒钵庵,为范墉守灵三年。

  在范仲淹5岁那年,山东淄州长山县的朱文翰在苏州当平江军推官。此时他接到调令,到湖南安乡县去做知县。前些日,朱文翰的夫人初氏因病突然身亡。刚刚办完丧事的他正好散散心,在苏州知名景点天平山上休闲几日。热心的咒钵庵太师觉得朱文翰与谢观音俩人处境相似,条件相当,于是搭桥牵线做红娘,让他俩在天平山上拜了天地。宋末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《舆地纪胜》卷70中这样写道:“范文正公读书祠堂,在安乡县。仲淹幼孤,从其母归朱氏,朱宰安乡,与俱来读书此地。”

  安乡,位于洞庭湖的西北边上,别看它是个水乡泽国,可地底下的文物却丰富多彩。一旦打开范仲淹读书台附近的汤家岗地下宝藏,定会让你大开眼界而惊叹不已。这里以白陶和白衣红陶为代表的器物成为全国一绝,被誉为“中国白陶之乡”。

  悠久的历史滋润着多彩的人文景象。这里是屈原宋玉的行吟之地,是《楚辞》形成的土壤;这里是中国“三字经”中“囊萤夜读”的车胤的祖籍之地;这里是被杜甫夸奖过的南北朝五言新体诗创立者阴铿出生的地方……

  是老天爷无意安排,还是有心眷顾,将一代圣贤范仲淹幼年的启蒙教育,定位在这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湖湘文化的大课堂。他在这里的兴国观书舍寒窗苦读;他在这里拜司马道士为师并改名朱说;他在这里追寻先贤走访乡野,感受人世间的世态炎凉。有人用四句短诗,概括了少年范仲淹在安乡的成长:“兴国观的晨钟敲醒了他的未来,洗墨池的墨花编织着他的梦想,洞庭波涌拓展了少年胸怀,读书台孕育着《岳阳楼记》千年华章。”

  中国有句谚语:“幼时的记忆,石上的雕刻。”梁启超说:“百年人生,立于幼学。”范仲淹在安乡启蒙读书6年,是他人生中很有影响最有记忆的时光,安乡是范仲淹的第二故乡。

  (二)

  天下读书之所名称各异。大的叫书院,小的叫书房。一般叫读书堂、读书屋、读书阁。为何范仲淹在安乡读书的地方叫读书台呢?

  《清乾隆安乡县志》记载,北宋时代,安乡县城北部的鹳港州(今名书院洲)四面环水,州上有一兴国观(道观)。这里春无蛙声,夏无蚊虫,是个环境清幽的读书地方。司马道士在兴国观办了个小学,又称村学。因为当时宋朝的学制中没有初中、中专,只有小学与大学。于是小范就和几个少年来这里寄宿读书。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记载有孙斯亿《范文正公祠》的一首古诗,描绘了范仲淹在县城北鹳港兴国观读书时的景色:“小范书堂古渡前,石炉朝暮袅寒烟,映阶枫叶红如火,绕岸芦花白似绵。”

  范仲淹去世后不久,师从范仲淹并且后来高中进士的安乡人士王凝,回到安乡将范仲淹的德行告诉了子弟和乡亲。于是,“士民争慕之”。把范公的书舍当作了纪念他的祠堂,每逢过年过节乡人们纷纷来这里朝拜范公。后来这里又改成了读书堂。

  《宋史·刘愚传》记载:南宋庆元丙辰(公元1196年),即范仲淹逝世后的144年,朝廷派钦差大臣中侍御史范处义南下巡视。范处义来到安乡,发现范仲淹曾经读书的地方还在,就令安乡知县刘愚将读书堂整修扩建,并拿出自己的薪俸以带头捐资。知县刘愚听令且欣然照办,画像供奉,还割田十余亩,解决祭祀之所需。在扩建中,知县刘愚看到读书堂的后院东侧耸峙书舍,舍前卧一石台,于是就将读书堂改名为读书台。

  (三)

  尽管读书台多次被水灾冲坏,被战火毁灭,但安乡人却屡毁屡建,越建越旺。为什么?

  据《安乡县志》和《直隶澧州志》记载,从北宋到南宋144年间就修复了三次,元代重建了一次,明代重建了三次,清代修复了八次,共计15次。雍正丙午即公元1745年,外来知县张绰率百姓在读书台原址垒石建楼,设义学,植杨柳数百株,名“深柳书院”。康熙皇帝所赐的“济世良相”金字横匾挂在了书院正殿。

  常言道:存在就是合理。范仲淹读书台之所以屡毁屡建,是因为这里的老百姓需要它。

  培养教育子女,是每个家庭十分重视的课题。人们对“望子成龙”,“金榜题名”的追求,大大超越油盐柴米酱醋茶。这里的老百姓把范仲淹当作“吃苦才能成功”的典范,把读书台看作成“自古瓜儿苦后甜”的“样板田”。他们希望这里的教化之力,引导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。每年,乡民们带着孩子来读书台举行“成人礼”仪式,让孩子们在范仲淹塑像前大声宣誓:从小读好书,长大做好人。每次学生出门参加高考,如乡试考秀才,殿试考进士,动身之前都要来读书台朝拜范公,称之为“书台洗礼”。据《安乡县志》统计,由宋至清,安乡出了19名进士,由元至清出了112名举人,实可谓“范公文气所钟。”

  生活中老百姓的期待很现实:风调雨顺,社会安宁。他们说范仲淹不仅是居庙堂之高忧其民的好官,也是个清正廉洁的清官。他们把范公当成了清廉的偶像、正义的化身。“身边有了范仲淹,大官小官不敢贪。”公元2012年6月13日,九位农民工代表为讨回在洛阳洛宁县打工的工钱,特意到洛阳伊川县范仲淹墓前跪拜,并打出横幅“求范公显灵。”过去了千年岁月,浪淘尽万千英雄,在当今普通老百姓眼中,范仲淹依然是不死的中华雄魂,活着的民间伟人!

  书台文化内涵丰富。这里既是教学育人的课堂,又是诗词书画交流传播的平台。据《直隶澧州志》记载,千百年来,历代名人来到这里朝拜范仲淹并留下了咏书台古诗词近一百首。如南宋的刘子澄写的《范文正公书台》就刻在了《常德诗墙》。这些诗词作品,不仅成为湖湘文化的精品而流传,而且它还默默地影响着这里的一代又一代。曾经当过康熙皇帝的秘书张明先,帮助乾隆皇帝教过太子的潘相,与闻一多、徐志摩一道开创中国新诗形式运动的刘梦苇,都是从书台这里走出去的安乡俊才。

  (四)

  书台文化还创造一个特别的人文气场。在这里,你可以与灵魂对话;这这里,你可以真正读懂人生的诗和远方。据史料记载,历代的思想者、文化人,只要来到安乡都会到读书台拜谒范仲淹。

  据《安乡县志》(1994年版)记载,1921年春,毛泽东考察来到安乡。那天,他来到安障乡岩剅口村,找到了他的同窗好友周夏藩,并一同去书院洲,在范仲淹读书台遗址深深地鞠了一躬。毛泽东沉静了一会儿便问他老同学:听说范公没有到过岳阳,为什么写出了洞庭胜状的《岳阳楼记》?周夏藩回答,康熙皇帝时代有个翰林叫张明先是安乡人,他写了一首关于读书台的诗《书台夜雨》,开头就讲“胜状高楼记岳阳,谁知踪迹始安乡。”意思是说记述了佳境和高楼的《岳阳楼记》,谁知它的作者踪迹到过安乡。毛泽东听罢点了点头。四十年后毛泽东说:“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之人,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之人,前者如诸葛亮、范仲淹,后者如孔、孟等人。但二者兼有,即办事兼传教之人,历史上只有两位,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。”

  关于范仲淹是否到过岳阳,中国宋史研究专家、《历史大辞典·宋史》编纂者程应镠所著的《范仲淹新传》这样记述:名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传诵至今九百余年。他对洞庭湖的描写,“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”,“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耀金,静影沉璧”,像画,也像诗。范仲淹少年时,被那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的洞庭湖所吸引,到了晚年,他笔下的湖光,依然是那么动心悦目。祖国河山的壮丽与秀媚,印在他心灵之中,是如此的深,如此多情。我们知道,范仲淹除了那一回去过安乡外,此后便没有再到过湖湘,没有再在湖边吟古代大诗人屈原“嫋嫋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的千古绝唱了。

  公元1994年春,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孙、《人民日报》总编辑范敬宜来安乡视察,当他看到范仲淹读书台遗址的书院洲上油菜花儿遍地金黄,情不自禁地拿起陪同他的安乡县委书记姚正先的手机,给他在北京的夫人打电话大声地说:“老婆,我的老祖宗范公读书发蒙的地方太漂亮了,等读书台重建好了,再邀你一起来安乡!”

  公元2011年,范仲淹第三十代孙、中国范仲淹思想文化研究会会长范国强,紧紧地握着去拜访他的安乡范仲淹研究会的李寿兆的手,深情地说:至今在所有研究范仲淹的文献中,唯独范仲淹12岁前他少年活动资料是空白,希望你们安乡早日恢复重建好范仲淹读书台,挖掘整理好范仲淹在安乡的历史文献,为中国更好地研究范仲淹一生,填补上他少年在安乡读书的生动的一页。拜托了,安乡人!

  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写于长沙

  注:970年,指范仲淹于公元1053年逝世后,安乡人便建读书堂至今有970年。

作者:原安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  樊明雪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